国外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早在二战之后便已经初具规模。战后为了快速修补战争造成的基础设施损失,满足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城市人口的需要,各国便积极发展、推广建筑工业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工业化体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受当时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理念的影响,推动了以预制混凝土结构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迅速发展。然而进入到九十年代,由于当时预制结构构件的技术限制和现浇结构技术的长足发展,预制结构体系逐渐为现浇结构所取代。特别是在几次地震中间,现浇结构体系都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抗震性能,这就更加笃定了现浇结构体系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统治性地位。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科技界和工程界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认识又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由于构件制作技术和现场拼装技术的提高,预制结构整体性接近甚至达到现浇结构体系已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用钢量已不再成为建造成本的制约性因素,而建造质量和效率成为大家更加关心的目标。这些变化推动了预制结构的回归,也掀起了科技界和工程界针对预制结构研究的热潮。
现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仍然是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本项目在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现代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点,开发了一系列预制节点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工程项目分析研究报告(点击下载)
免责声明:本报告只用于技术交流、学习,不保证正确性和准确性,对应用本报告内容产生的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